下好布局“先手棋”打好转型“主动仗”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营口市国资委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以改革推进创新,以创新赋能改革。调布局、盘资产、搭平台,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月底,全面完成三年行动工作任务,组织开展综合验收和参评工作,按期完成既定目标,改革成效显著,勇当国资国企改革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彰显时代新作为。
——坚持党建引领作为“指挥棒”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各市属企业党组织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多种方式学习宣讲,全面建立跟踪督办制度,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三议一报告一执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同时细化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手段,全面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各市属企业党组织以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为抓手,组织广大党员广泛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组织企业党员开展“当先锋、做奉献,喜迎党的二十大”教育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明确改革方向,领会核心要义,掌握实践要求,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率先下好优化产业布局“先手棋”
围绕国清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七个导向”要求,营口市国资委以“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创造价值、服务发展”为目标,率先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先后制定了《营口市国资系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营口市市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加速整合市属企业优势资源,形成“1+1+3”市属企业集团框架体系。
以加速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短期内解决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全、非党委重大事项无法决策等现实问题,清理退出落后产业。长期来看,国有企业财务、人事、工程施工实施集约化管理,内部控制和管理流程不断规范,业务重叠和同质化竞争基本杜绝,各企业生产成本大幅节约,规矩意识明显加强,防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同时全面梳理“两非企业”,对63户非主业及低效无效对外投资进行了清理。
——提升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丰富内控“工具箱”
营口市国资委指导各市属企业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定量备案清单》,9户企业集团共确定备案清单事项四百余项;制定了《营口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出台《营口市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进一步约束企业规范经营和投资行为。搭建“营口市属国企阳光采购租赁平台”,对采购2万元以上项目在平台主动公开,确保阳光操作、规范运行。同时,制定《营口市国资监管工作平台企业“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包含财务数据实时抓取、大额资金动态监管等多个“数字国资”应用模块的“营口市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国资监管能效显著提升。
加强各市属企业科技化建设,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实现供水情况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降低漏失率,让智慧供水真正成为营口水务运营管理的基础手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精准匹配车次密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排除不安全隐患,配合掌上公交“营口行”APP查询软件,实现实时查询公交线路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安全、便利保障。
——做好存量资产盘活清退“加减法”
为确保完成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市国资委综合运用动态管理、精准盘活;规范管理、压实责任;定期调度、加强督导等多种手段,坚持平稳有序、依法依规原则,扎实推进低效无效资产的清退、盘活工作。2022年市属国有企业闲置房屋共36处,截至目前已盘活10处,面积3197.63平方米,尚未盘活23处,面积10004.22平方米。尚未盘活资产中已履行挂牌程序19处,面积4353.93平方米,拟自用2处,面积2107.41平方米,其余5处房屋正在抓紧推进,面积3542.88平方米。
营口资产公司通过破产、注销、壳壳合并等方式完成28户低效无效企业处置。截至目前,完成企业注销10户,划转企业11户,完成破产企业4户,进入破产程序企业3户。针对集团抵消无效资产进行有效盘活,采取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合理调配等方式,通过公开途径依法依规有效盘活闲置低效无效资产。对2021年低效无效资产重新梳理,完成低效无效资产已清理盘活76项。
——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现代化”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2021年市属企业及子企业董事会全部实现应建尽建,完善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制度安排;市属企业全部制定了党委(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落实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企业集团和子企业全部实现经理层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完成了企业集团的公司章程修订,规范了“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划分了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以高效治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人才机制实施考核“差异化”
精简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着力培养国企后备人才,建立国资系统人才库;建立与市场紧密接轨的劳动用工机制,搭建公开招聘统一平台。同时,实施差异化考核,将“两利四率”“两金压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分类施策,特别是建立健全体现岗位价值和业绩导向的员工薪酬体系,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薪酬实行工资总额单列。
——实实在在创造价值主动“挤水分”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清收工作是落实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任务、深化国企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专项监管措施,严格清理存量,国资委内部成立专班负责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清收工作,采取强监管措施,以应清尽清、应诉尽诉、应移交尽移交为原则,启用日报告、周调度制度,并定期向联合小组汇报工作进展,确保清收工作全覆盖。截止2022年6月底,完成审计披露问题及非审计披露问题清收工作,共计整改15.09亿元,其余约2亿元为正常滚动业务。同时强化日常监管措施,坚决遏制增量,严格清理存量,针对企业管理短板,实施专项考核,提高企业对此重视程度和整改力度。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营口市将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力推动国资国企成为坚决执行重大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改善民生的坚实力量。锚定“十四五”目标,在国资国企改革的征途上奋力奔跑,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实干实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