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2020年市属国有企业整体经营效益较往年略有提升,但投资收益较低、“两金”占用较高、专业化程度不高、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2020年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考察企业核心利润中,不同程度的暴露了企业存在的经营问题。为深化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企业稳增长目标,今年初,国资委将“两利四率”(“两利四率”指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两金压降”(“两金”指应收账款及存货)列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强化企业聚焦主业、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处置低效无效投资等工作意识,并以国企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考核重点解决应收账款问题、企业发展后劲问题、基础管理问题和亏损企业问题,全力助推企业成本挖潜、预算执行、管理优化、风险管控、遗留问题解决。主要监管措施如下:
一、强化市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实行债务全周期管理,完善重点债务风险指标监测台账,逐月跟踪分析,及时揭示债务风险和问题,督促指导纳入债务风险重点管控的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债务风险处置方案,并纳入2021年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
二、针对企业管理短板,实施专项考核,今年初将“两金压降”、巡察整改及历年审计提出的问题纳入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提高企业对此重视程度,加大整改力度,减少“两金”占用,压缩应收账款规模。同时,采取强监管措施,市国资委成立两个专班,全面负责调度督促企业应收账款清收工作,要求市属国有企业按照市审计局专项审计报告,在年底前完成私企、民营及个人的应收账款清理工作,明年二季度前完成国有单位应收账款清理工作。同时,要求各企业明确责任人,明确清收回款期限,明确清收方案,对清收结果采取“日报告”制度,对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经济赔偿责任和渎职责任。年底前,问题事项未有效解决的企业负责人薪酬降为基本年薪,企业工资总额不予增长,并视问题严重程度,启动提示、通报、约谈、问责程序。
三、切实推进亏损企业扭亏解困工作,对于今年经营困难企业,调度企业制定止亏方案,提出止亏目标、工作步骤和时间表,制定具体负责人,全面落实止亏解困工作责任,确保实现稳增长目标。
四、引导企业实实在在创造价值。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实际,及时修订完善集团会计政策和核算办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实实在在创造企业收益,全力做到“四规范”:一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不得通过擅自变更重大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滥用会计差错更正、随意调整合并范围等手段调节年度间经营成果。二是规范收入确认和成本结转,不得跨期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费用,严禁通过虚构交易、循环交易等方式人为做大经营规模,对无交易实质的“空转”贸易以及变相融资行为不得按照贸易业务确认收入。三是规范公允价值计量与核算,及时做好减值测试工作,规范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资产重分类以及减值准备计提或转回等手段人为调节利润。四是规范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不得对重大财务会计事项隐瞒不报。要求各企业严格遵守决算工作纪律,对于弄虚作假、粉饰经营成果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五、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关注成本挖潜及费用管控,提升运营效率:深入挖掘必要生产成本的可节约空间,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成本费用支出。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发挥预算指导效用,进一步落实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项生产、运营效率指标进行动态、闭环式管理,及时发现运营问题并推动改善,充分发挥预算指导效用。
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产配置,聚焦主业。一方面,将推动各企业持续清理非主业投资及低效无效资产;另一方面,要求各企业坚定聚焦企业发展主要方向,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合理调整投资计划,加大对优势“赛道”和领域的投入。